傳統上,攝影在 判讀影像 品質的準確性大部分都以目測方式(視覺評量)判斷顏色等的準確性,在「所見即所得」(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WYSIWYG ) 的「色彩管理」概念下,盡可能讓攝影過程中的攝影(輸入)、螢幕(顯示)、列印(輸出)三個階段的影像品質趨向一致。然而,「所見即所得」的目標往往因跨媒體(設備不同)及環境(光源&亮度)等因素而無法達到其一致性。
造成影像品質偏差的原因分別有幾點因素:
一、顯色原理不同:數位機背及顯示器都是以色光加色法對影像色彩作分解與還原,但顯示器的光譜特性不同;而印刷輸出則是以色料減色法來表現色彩,因此光學特性以及色彩表現範圍與前兩者更是大不相同。
二、設備的差異:例如底片特性,一般的認知可能認為富士的軟片較適合拍風景,而柯達的軟片較適合拍人像,此為底片感光乳劑的差異;同一類型的設備都有如此的差異,不同類型的設備的色彩差異更大。
三、觀測環境不同:顯示器屬自發光媒體,在黑暗環境下對比較強;印刷品則需要照明輔助才能看得見,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測模式影響了人眼色彩感知。
知識面:
1. 積極了解傳統底片和數位攝影的差異。如感光元件(CCD)的色彩特性&動態範圍是影像的關鍵,色度學中的色彩&空間…概念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影像科學中的色彩外貌模式及色彩管理…也都是必備的知識,再者影像色彩判讀可依不同色差公式明確指出差異值。
2. 了解&取得相關應用程式。如影像優化&潤飾程式可強化及修飾影像品質,設備校正程式確保影像品質的呈現,網點轉譯程式協助取得優質的影像輸出品。數位攝影之影像品質主要取決於原生(RAW)檔擷取的優劣,一般攝影者多直接利用數位相機擷取TIFF(非破壞性)或JPEG(破壞性壓縮)格式的影像檔。
3. 數位影像的調整與潤飾,這種作法忽略了RAW檔存在的價值,就如同拍照之後忽略沖出好的底片而注重後續放相時所需之技術,數位相機所獲得的TIFF或JPEG檔經過相機內部的白平衡、階調調整、以及將位元數降低至8-bit等影像處理步驟,最終使得影像真實的面貌受到不可逆的改變,理想的作法應透過RAW檔參數對RAW檔做非破壞性的影像調整,而匯出品質較高的數位影像檔。
技術面:
a. 建立設備技術資料。例如:優質的數位相機色彩描述檔可使相機拍攝出正確顏色的影像,螢幕描述檔使影像在螢幕中顯示正確色彩與階調,印表機描述檔在最後經由印表機輸出成精美的圖像。檢視鏡頭解像力光圈值可清楚鏡頭的最佳光圈,相機最佳銳利參數值提供優質影像清晰度。建置適當的數位相機&印表機階調曲線值,強化影像立體感、色彩飽和度…等,提昇整體影像視覺張力。
b. 攝影相關技術資料整合。例如:建構完整優質的攝影流程,測試攝影過程中鏡頭光圈解像力、數位相機銳利參數、數位相機色彩描述檔、數位相機階調曲線、螢幕色彩描述檔、印表機色彩描述檔以及印表機階調曲線…等技術資料,修正後訂定屬於個性化(主觀)或標準化(客觀)優質專業RAW檔攝影流程。
處於數位年代的攝影除了知識面與技術面外,應強化視覺面的認知與感知,認知上由於複雜影像都是由單純基本形體(形狀、輪廓、顏色、對比…)所構成,理解影像階段呈現過程中對人眼所看到的基本形體及意識到的現象有必要進一步了解並善加運用。
一階段透過眼睛視覺刺激和大腦對該訊息感受的反應,形成視覺元素構成的基本形體。
二階段在不需要事先學習或經驗依基本形體組成的意涵作詮釋。
三階段連結長期記憶中對一切事物的了解,將思維注意力導向特定位置,在顯著特徵或個人感興趣區域引起更多注意力,把更多的訊息加在原始視覺印象上,對最初單純視覺刺激賦予基本形體豐富的意義。
視覺感知的關鍵是大腦如何組合外來的基本刺激,經由實驗已發展出一些幾何圖形,部分製造出視覺假象,如:蕾黎(Bridget Riley)的波狀線作品,運用黑白條紋明顯對比所產生的視覺疲勞現象,不均勻的分佈在作品上,引發物體移動的錯覺。
另一部分則表現出視覺刺激的組織方式,其主要原則是把自然流向同一方向的物體視為同類的連續律(continuation),在周圍環境中尋求穩定&規則形態的簡單律(pragnanz),相似的兩個物體彼此靠得很近便會被歸為一起的接近律(proximity),類似元素、形狀、大小和顏色歸為一類的相似律(similarity),將圖形視為單一&封閉整體的封閉律(closure),如能在影像創作上加以融入與發揮,必將使得攝影作品邁向更寬廣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