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夢計畫

攝影教育下的…反思與作為!

圓夢 計畫 是攝影師/邁向攝影之路 ~~ 1985年義務役退伍後,一次偶然的際遇下,在台北市東區延吉街上,一家早期稱作 照相館 中,首次接觸商業攝影行業,或是稱作商業攝影師。也從此;開啟終其一生所追求的目標,專業攝影師的攝影之門。

照相館

長期以來(1985~2020),一直堅定的走在攝影道路上,師承自吳文彬攝影師後,開始學習中(120)、大型的蛇腹式相機(4″x5")攝影。直到數位相機進入商業攝影市場(Kodak DCS760於2001年2月),進入了第二階的再學習。

照相館

2009~2010期間;投入研究所進修,並在羅梅君教授,和孫沛立指導教授,二位教授協助下,完成高階數位攝影的探索與驗證。期待… 蛻變成為數位化後,佇立在商業攝影市場中,一位專業的平面廣告攝影師。

市場進修/資訊凌亂、資料不詳、知識不足 ~~

2001年8月,擁有了第一台的數位相機(Kodak DCS760),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價格大約是二十九萬多,接近三十萬吧。雖然數位相機似乎想積極開啟,商業攝影市場大門,進入實質應用市場。但礙於數位相機畫素、應用知識、後端整合等問題,市場仍然以傳統底片(120 & 4″x5"正片)為主力。

回想當時;數位相機雖然陸續的問世,但仍屬於萌芽階段,世界各大相機廠商,競相投入大筆經費研發。軟體上,以數位相機驅動程式、編輯程式等為主。硬體上,更以取代底片的感光元件,CCD最具競爭代表性。但是… 就一位專業攝影而言,更需要的是完整作業程序,以及縝密的運作機制。

也因此;積極在市場尋找可用支援和資源。由於市場訊息各說各話,而且大部分可取得的資訊,都來自各數位相機的開發廠商,提供的設備資料、程式資料、使用資料。而不是專業、客觀學者與專家,的軟,硬體整合,的分析報告和研究結論。可謂是當時邁向攝影數位化,一項極為艱難的挑戰與阻礙。

市場進修/台北課程、新竹課程&學校進修/研究所 ~~

在遍訪了一些廠商,和市場資訊搜尋後,決定投入數位攝影的學習和探索。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觀念下,首先在市場中,選擇數位攝影過程,不可或缺的工具夥伴,一般稱呼分光光度計(spectrophotometer)的測量儀器。並積極地投入軟、硬體實務操作,以及應用領域重點事項,色彩管系統的學習。

同時,更透過各種可接收到的訊息,參與台北(資訊工業策進會)、新竹(工業技術研究院)地區,數位攝影、數位影像、色彩管理、色彩複製等,數位影像內容,相關課程講座與課程。以彌補來自市場中,學習上的不足,以及透過學術研討會的探索,提升更專業的知識與理論能力。

很快的攝影市場,在設備端,已被數位相機所取代。接踵而來的是,數位相機的推陳出新。無法置身於事外的我,接續投入柯達數位機背(DCS Pro Back Plus)、尼康D1、尼康D2X、Phase-one p4x5 plus等硬體設備。但整體數位化的攝影運作上,深知面對未來的挑戰與考驗,仍存有部分的疑慮,內心也浮現無法綜觀全面和控管的隱憂。

經過一段時間,仔細的評估和考慮之後,決定必須投入研究所進修。並在羅梅君教授,和指導教授孫沛立,細心的教導和協助下。對高階數位攝影流程,開始一場維持二年時間的尋根之旅。一一探索鏡頭解像力、分析鏡頭最佳解像力和光圈值、研究相機/螢幕/印表機和模擬印刷機,的色彩還原能力、實驗不同材質/顏色被攝體,對曝光量的視覺反應和判讀。最後;歸納獲得所需要的流程控管結論。

進修果實/高階數位攝影RAW流程控制與管理技術~~

研究所進修中,面對許多問題的挑戰,研究方法和實驗方式的挫敗,總在不斷的堅持和努力下,得以一一化解。也陸續的取得鏡頭解像力量化數據,鏡頭最佳解像力數據和光圈值。相機/螢幕/印表機和模擬印刷機,設備色彩最佳描述能力(設備色彩描述檔/icc profile)。

材質探究上,以亮面/霧面被攝體,在無色彩(黑/灰/白),有色彩(大自然中常見的紅花/R、綠葉/G、藍天/B、黃色/Y、咖啡色/Brown)等,取得曝光量的視覺反應和判讀參數,以及市場喜好度的數據。順利的完成論文的撰寫,解開高階數位攝影RAW流程控管技術。

兼課際遇/世新、台藝大、戲曲學院、輔大~~

2010年,一次偶然的際遇下,開始兼任於世新大學傳播學院中,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科目為基礎攝影、靜物攝影、人像攝影、專業攝影、及數位典藏。之後;並陸續於台灣藝術大學,圖文傳播藝術學系,開設數位攝影、創意攝影課程。和台灣戲曲學院,通識課程中,教授數位影像與生活藝術課程。

2015年,經中華教育攝影協會,榮譽理事長鄭國裕老師推薦,進入天主教輔仁大學,傳播學院的廣告傳播學系,擔任商業攝影課程講師。隔年;兼任新聞傳播學系,攝影原理與實務課程。2017年,兼任大眾傳播學系,廣告攝影、人像攝影課程。2019年,兼任全人媒體中心,通識涵養課程,教授現代數位攝影賞析課程。

社會責任/專業知識、攝影技術、應用分享 ~~

從事應用攝影領域,三十多年。似乎不曾想過,有一天會在大學場域中,扮演起一份教學角色。在戒慎恐懼的心態下,一步腳印的走過十幾個寒暑,不由自主的漸漸融入其中,享受教學、分享的喜悅與樂趣。在這不算短的歲月裡,對於追求攝影的一份認知,也產生了一些化學作用和反應。職場重心逐漸往教學方面移動,現實與理想的天秤,也不再是偏向經濟的現實面。

理想的實現,該如來落實呢?面對這一項挑戰和考驗,在一段時間的思考後。選擇自己專長的攝影領域,進行社會責任的回饋。其中;數位攝影相關知識、技術等為重要依歸。如:燈光和光譜之間的對應關係、影像銳利度和參數的判讀應用關係、相機/螢幕/印表機色彩準確性的應用、感性與理性攝影流程的控管技術、攝影喜好度應用。

期待;此拋棄商業利益作法,投身教育樹人作為,屬個人重大決定與轉變。可為莘莘學子,提供具有堅強專業實力,和極具競爭力的攝影課程。在後數位化時代中, 協助位於校園內, 選擇 喜愛和願意投入,應用攝影的同學。提升數位攝影的專業知識、技術、以及實際應用能力。落實高教專業課程,培育數位攝影場域中,不可或缺的傑出生力軍。

綿薄之力/圓夢計畫 ~~

經過2011年,在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兼課期間自行推行,一個小型攝影訓練計畫。內容包含燈光的設計與安排(燈光/三視圖),攝影流程的控管(相機/螢幕/印表機),時間約莫2~3年。提供給正在選修自己攝影課程,並對專業攝影有興趣的同學,一個利用課餘時間,到專業攝影工作室,進行實作見習的機會。

2020年,再次思考,能力所及範圍內,是否仍有努力的空間。10月決定啟動二次的社會責任回饋行動。對象為現在所兼任的天主教輔仁大學,傳播學院中的各系所。並將計畫定名圓夢計畫,為喜歡應用(商業)攝影,可望將來成為一位攝影職人,或是商業攝影師。提供高階專業攝影設備,優質專業訓練場地,以及四大訓練核心(行銷/創意/視覺/攝影)目標。

期許;以一己微薄之力,能夠對出生、成長的土地,澆下點滴的甘霖,培育新一代商業攝影幼苗。並投入於後數位化時代,為數位影像相關市場,注入一股活力。以優質專業影像服務,促進數位產業的蓬勃發展。若能起拋磚引玉作用,喚起攝影專業人士或企業的加入,擴大計畫影響範圍。為更多喜愛攝影的新生代,開啟攝影之門,成為一位專業攝影師。更是圓夢計畫得以感到慰藉的地方。